跳到主要內容

藏品資訊

藏品資訊-大標題[電腦版]
藏品資訊-小標題[行動版]
:::
鍾馗嫁妹藏品圖,第1張

圖檔授權標示:


鍾馗嫁妹藏品圖,第2張

圖檔授權標示:


鍾馗嫁妹藏品圖,第3張

圖檔授權標示:


鍾馗嫁妹

鄭明展

陶瓷類

交趾陶 (半瓷土、南投土)

2006

長:67.5 x 寬:35 x 高:63 (cm)

陶瓷雕塑、低溫釉彩軟陶

95年第6屆國家工藝獎3等獎

95年第6屆國家工藝獎3等獎

登錄號:200701004

嘉義地區葉王系統的交趾陶。主題「鍾馗嫁妹」取自清初《天下樂》傳奇中的一則,是民間口耳相傳的故事與戲劇劇本,描述的是鍾馗為了報答生前杜平恩義,遂親率鬼卒於除夕返家將妹嫁給杜平的情節。作品表現了鍾馗護送妹妹於出嫁路上的一幕。鍾馗站立仰面露著一絲欣喜,粗曠威猛中難掩儒者氣質的終南進士形象;身後騎於驢背上的妹妹流露出待嫁女兒的嬌羞以及一抹離別的傷感。隨行的三位鬼卒侍從,也分別改頭換面穿載上喜氣道具,一位打著雙喜燈籠,揹著寶劍牽驢引路,一位揹著酒甕與一位替新娘撐傘遮陽的,在驢子兩旁左右護行。整體結構與人物形體顯現出賓主關係與動向;加上環繞在揹酒隨從腳邊的雲朵,暗示著一行人似處於高地,加深長途跋涉的印象與故事的戲劇性。

人物造形的捏、推、塑、貼、刻、劃,技巧掌握純熟,製作上需克服人物與配件多組件合成一體的結構,於陰乾及二次窯燒所承受的熱漲冷縮及龜裂變形的困難。作者在人物衣飾上採用交趾燒的低溫釉彩,紅如胭脂、綠如翡翠、黃如琥珀、碧若藍寶等典雅豐富的色相。人物體態、肢體動作、面部表情等生動細膩,傳達出角色的性格特徵與內在情感,營造出真誠動人的氣氛。

創作者鄭明展先生民國50年生,為嘉義新港的交趾陶藝師,師承2010年國家指定交趾陶保存修復技術保存者林洸沂藝師。受到師父鼓勵,參加臺灣交趾陶的發祥地—嘉義縣所舉辦的「葉王獎全國交趾陶」創作競賽,曾以「如意祥龍三足香爐」獲第一屆葉王獎第二名,「貴妃醉酒」獲第二屆葉王獎第三名(註1)。林洸沂藝師受師父林添木推薦,參與修復臺南學甲慈濟宮葉王交趾陶,林洸沂從修復、摹造葉王交趾陶中學習及突破形成自我風格,進而成為葉王流派的交趾陶藝師與技術保存傳習者(註2)。(詮釋委員:杜文田)

註1資料來源:臺灣學校網界博覽會http://librarywork.taiwanschoolnet.org/cyberfair2011/hkps100/page/04/14.htm
註2國家文化資產網>傳統工藝>林洸沂交趾陶https://nchdb.boch.gov.tw/assets/overview/traditionalCraft/20130304000001

藏品描述-授權標示: